师德在平凡中闪光

初中中考作文 2021-11-29 04:46:57

从古至今,在历史长河中流淌了中国五千多年悠久的历史,中国这个古老而又神圣大国经历了太多的沧桑,一路上遇到重重困难,但是它的儿女从不向困难低头为了祖国的安危,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捍卫祖国的尊严。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脸上流着泪,心中滴着雪。古往今来,英雄们的壮举谱写了一曲曲悲歌,一个个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然而,这都是在表达一个简单而朴素的信念:“国家昌盛,匹夫有则”。一个国家是否昌盛与兴衰,其主要因素定于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如何使祖国花朵成为将来的祖国栋梁,这个重担就压在教师身上。共所周知,中国有尊师重道的传统,有所谓“无地君亲师”之说,教师之所以如此受人尊敬大概就是因为他们不仅是人类掌握知识开发理性奔向光明的引路人,而且既是“经师”,又是“人师”。也正是如此,才会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死干”这首诗生动描绘当今教师这一行真实写照。教师这一行既是神圣的,又是祟高的;既是无私的,又是艰辛的;那里面包含着所有自己工作尽心尽力教师的汗血与艰辛。平凡之中见伟大普通之中见崇高细微之处见真情危难之时见精神振兴民族希望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正是如此,有人把这世界上最美丽的花环献给老师,说:“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教师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中国第21个教师节主题是“爱与责任”,国家教育部部长周济同志提出:“爱与责任”是“师德之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爱是无形力量,爱是师德的核心,爱是教育的灵魂。多年以后,在细细的品味中,发现这一个简单的“爱”字包含着许多复杂内容作为一个教师,不但要担负起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更重要的是要培养思想健康全面发展优秀人才,要用爱心浇灌每一株幼苗,把他们培育成参天大树再去为更多的幼苗遮挡雨;要以平等尊重真诚的爱心去打开每个学生的心门,因为每一扇门的后面都是一个不可估量的宇宙,每一扇门的开启,都是一个无法预测未来结合本人XX年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经历,谈谈我对“教师”这两个字的理解认识: 一、乐教勤业,无私奉献是教书育人的根本教师并不是生活在与世隔绝的孤岛上,都是置身现实生活中,置身于市场经济环境下,如何不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守身如玉”“一尘不染”,敬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就不是很容易的事了。教师是个清贫的职业,工作辛苦报酬微薄,职业要求近乎苛刻,曾使很多人望而却步。而我从选择从事教师这一行的那一刻起,就树立为之奋斗终身的信念。“教师曾使几千人摆脱愚昧,这可是一笔不小的精神财富,我已很知足了!”正是在像父亲一样的老前辈的言传身教中,我从小就对教师这一职业充满向往憧憬。从踏上工岗位的那一刻起,我就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教书育人的工作中。多少次暮鼓晨钟,多少个不眠之夜,我的心都与学生们拴在了一起。哪个学生有进步,哪个学生思想有滑坡,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关心教育学生,也就失去了时空界限。作为教师,我又能说什么呢?因为,教书育人,就意味着勤勉,意味着奉献。二、锐意进取科学施教是教师爱岗敬业的主要表现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提倡:“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轻松、主动地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学会创造、构建和掌握所学的知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一个爱岗敬业的教师,不会满足仅仅依靠经验教育人,他会着力总结教育规律,发现并按教育规律的要求科学施教。我认为“育人”应该放在“教书”之前,作为一名教师,应寓德育学科教学之中,正是因为我把对学生思想品德培养和文化素养的培养结合起来,才使得整个教学过程具有生机和活力,使学生在活动中掌握知识,学会做人。只有学生不断的积极参与,以自己感性之躯的各种感官理性地去触摸、去品味、去探究,用自己的生命和最具审美价值艺术去建构人生历程,让那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提高他们掌握知识技能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有无数个教师就在这行业中履行着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他们是平凡的,但他们那种在平凡岗位上无私的贡献着自已的青春,挥撒着自己的汗水,无私地把知识传授我们将来的希望,让祖国昌盛在他们当中延续下去。请用责任唤起我们的爱心,让我们用爱与责任融铸不朽的师魂!我要说,教师是天底下最富有爱心和责任心的工作,我会把爱与责任牢记心间,会把无私的爱和无限的责任奉献给我的学生和我所钟爱的事业亲爱同事们,让我们一同携起手来用爱心教会学生担起责任,学会做人!